返回顶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 索引号:

    6107280000/2024-000543
  • 发布日期:

    2024年03月13日 15:56
  • 来源:

  • 发文机构:

    政府办
  • 内容概述: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年3月2日在镇巴县第十九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镇巴县县长   贾晓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镇巴承压奋进、砥砺前行的一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以开展“三个年”活动为抓手,以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攻克了一个个难关险阻、办成了一件件大事要事、绘就了一幕幕精彩画卷,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量质齐升、动能集聚,交出了一份好于预期、成之惟艰的发展答卷,中国式现代化镇巴实践在开局之年展现出开局之势、开局之力、开局之为。全年生产总值104.23亿元、增长4.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9420元和14927元、增长5.5%和8.2%,地方财政收入1.06亿元、增长8%.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稳居全市第一方阵。

这一年,我们敢为人先、苦干实干,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先后荣膺2023全国重点产茶县域、全国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2023健康中国·康养旅游百强县、全省双拥模范县。获评中国绿水青山生态宜居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镇巴发展扶贫价值链案例”荣获第四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7.22”鹿子坝村滑坡避险入选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案例,“构建政务软实力·打造营商硬环境”荣获全国政务服务优秀案例。《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简报》宣传推广镇巴数字政务应用新场景,《“联村共建”推动集体经济“破茧化蝶”》在国家《乡村振兴简报》刊发,《点绿成金看镇巴》经验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县级财政管理绩效综合评价连续三年进入全国前100名、陕西前二、汉中唯一。市对县综合考核成功实现“十连优”。

这一年,我们靠前发力、精准施策,经济实现稳定增长。项目投资支撑有力。扎实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活动,94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占年计划的105.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产业投资和民间投资分别占66.5%、68.6%.谋划储备项目851个、总投资1163亿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16.36亿元、增长20.3%,专项债4.49亿元。双招双引成效显著。签约合同项目58个、总投资108亿元。引资到位127亿元、增长16.7%,超年度任务3.5个百分点。诗丹德、金源鸿、SMART等一批“链主”企业成功落地。增设驻北京、西安招商联络站。新增专家工作站5个,柔性引进科研团队8家和各类高精尖人才32人。市场主体增量提效。净增市场主体2696户、增长52.4%,总量达到17167户。新增“五上”企业17家,引导“个转企”93家。近三年新登记企业1370户、存活率达93.1%。非公经济占比达56.6%。产业园区提级扩能。新建标准化厂房7.7万平方米、企业入驻率70%。建成检验检测中心,中医药健康产业园三期、绿色食品产业园提档升级加速推进,园区亩均产值达824万元、亩均税收达9.6万元。中医药健康产业园认定为省级创新创业基地,产业园区成功创建省级高新区。消费市场强劲复苏。精彩举办全国秋季“村晚”、陕南民歌节、“春入巴山·芳华汉秀”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带动传统消费加速升温。第四届陕西网上茶博会、助农直播带货等线上活动,助推新型消费快速发展。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07亿元、增长8.1%,电商交易额12.2亿元、增长37%。

这一年,我们优化结构、壮大链群,产业升级势头强劲。主导产业集聚成势。出台《加快发展主导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四大产业集群加快成势,绿色食药、清洁能源产值增长10%和11%。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实现“外引”有增量、“内育”有突破、“融合”有动能,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增加值增长13.3%。特色产业提质升级。镇巴毛尖首次入选2023茶业品牌强度调查、位居陕茶品牌第四位。隆升茶业荣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水田坝社区被命名为全国“一村一品”(茶叶)示范村。茶叶产值达到12.3亿元。镇巴腊肉打造“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标准+追溯”模式,入选国家商标品牌建设区域优秀案例、系全省唯一。《镇巴大黄栽培技术规程》等4个市级地方标准发布,转化中药材科技成果5项。生态文旅蓄势突破。编制《镇巴县旅游总体策划》,楮溪源创建为国家AAA级景区,曾家山精品民宿等项目加快建设,“观云海·品茶趣”旅游线路入选全省夏季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线路,陕南民歌节系列文旅活动好评如潮,全网浏览量超2亿人次。全年接待游客、实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34.3%、32.7%。创新驱动有力有效。建成秦创原镇巴分中心。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5.8%,技术合同成交额完成9500余万元、增长46%。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孵化科创企业3家,取得药品批号176项。长岭镇被认定为省级科技示范镇。

这一年,我们聚焦“三农”、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成效明显。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提升。整合涉农资金3.77亿元,实施项目454个。开展农村集体经济“消薄培强”行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5万元以上。消除返贫致贫风险1316户4459人,脱贫人口收入增长15.6%、位居全市第二。九阵坝村荣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三元坝社区等4个村(社区)入选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泾洋李家坪移民安置区等3个移民安置点获评全省示范安置社区。现代农业加快建设。补充耕地3756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万亩,粮油再获丰收。新增“两品一标”产品13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成功创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首批省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市级“五个农业”示范园6个。帮扶协作成效显著。南通市通州区、中国能建集团、省发改委“两联一包”帮扶团、阎良区共投入资金1.07亿元。各级帮扶单位完成消费帮扶7198万元。“南通·镇巴理论宣讲中心”揭牌成立,打造“理响镇巴”特色理论宣讲品牌。抗洪救灾取得胜利。积极应对17轮强降雨和百年不遇的“7.01”暴雨洪灾,转移群众35775人,抢修公路223条、饮水工程279处,电力通讯等设施同步恢复,完成321户危房改造及灾后维修重建。跟进编制灾后重建规划,谋划重建项目51个、投资18.6亿元,争取到位重建资金1.69亿元。

这一年,我们筑底强基、全力攻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城乡品质实现新提升。37个重点城建项目完成投资7.74亿元,民歌广场全新亮相,巴山乐事集点燃夜间经济。3个棚户区改造竣工,66个老旧小区绽放新颜。启动200户宜居农房建设。国家园林县城顺利通过复审,成功创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省市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加快建设,杨家营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兴隆镇获评“国家卫生镇”。水利设施实现新提升。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百日攻坚”行动,投资1.37亿元实施安全饮水保障提升工程31处,新建、改造农村供水管道88.6公里,农村供水水量水质全面升级。电力通讯实现新提升。启动电网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投资7.42亿元,已完成投资7524万元,新建10千伏线路27公里、低压线路395公里。新建5G基站95个、光纤580公里,升级千兆端口3万个,集镇5G网络实现全覆盖。交通路网实现新提升。星子山隧道全面通车,圆了东区9万群众期盼多年的隧道梦。洋镇高速镇巴至陕川界段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改建三级路18.1公里、硬化自然村道路63公里,新增安防设施160公里。观音至大市川、三元至红渔四级路开工建设。绿色发展实现新提升。营造林4.2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认定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3个,林山长制工作获得省级激励奖励。县城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57天、全市第一。县域水质全面达标,巴山区域小水电治理、非法采砂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创建为全省首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进展顺利。

这一年,我们倾心惠民、办好实事,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支出持续加大。推进社会事业提档升级、公共服务提标扩面,民生支出26.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4.6%以上、超全省平均水平。就业创业保持稳定。新增城镇就业202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4万人,开发公益性岗位3423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812万元,超任务的60.4%。教育事业均衡发展。投资1.1亿元提档升级义务教育学校79所、改造升级120所学校“三防”设施,鹿子坝幼儿园建成投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通过省级督导评估。观音镇中心小学获评全国乡村温馨校园建设典型案例学校,三元中学被命名为陕西省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医卫服务能力增强。精神病医院主体建成、县医院发热门诊楼启动建设,赤南镇、黎坝镇卫生院建成投用。全市首个“家长学校,养育未来”婴幼儿照护服务公益项目落地镇巴,县妇保院早教中心、聪明树成长园改建投用。生活环境更加宜居。铺设天然气管道6.7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1507户。新建停车位808个、充电桩28个、健康步道4公里。改造泾洋河排污管网15.8公里,启动3座集镇垃圾焚烧厂、4座片区垃圾中转站建设,建成县城生活垃圾焚烧厂。国家卫生县城通过省级复审。文化事业再结硕果。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镇巴民歌曲谱集成》出版发行,《茶乡歌声飞》荣获陕西第十届艺术节“文华优秀表演奖”。建成省级非遗工坊3个。社会保障托底有力。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均在98%以上,医疗救助3.8万人。发放各类困难弱势群体救助补助资金1.7亿元。除险保安精准有效。整治安全隐患3600余项,化解矛盾纠纷659件,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加快创建。妥善化解政府债务等领域风险,偿还拖欠企业债务完成阶段性任务,电诈案件数、群众受损率分别下降36%、38.5%,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

这一年,我们从严治政、改进作风,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兴调查研究,统筹推进检视整改,一批民心所盼、发展所向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深化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政务诚信考核全省第二,营商环境考核全市第一。“八五”普法达到预期目标,全县省级“六好司法所”实现全覆盖。主动接受人大监督,常态化开展政协专题协商,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5件、政协提案57件。修订政府工作规则,完善重点工作倒排机制,政府运行更加规范高效。严控一般性支出,压减公用经费及专项业务经费2348万元,“三公”经费下降3.5%。

与此同时,审计、统计、税务、气象、供销、史志、档案、残疾人、退役军人、国防动员、红十字会等工作也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寻常、殊为不易,我们在困难中承压奋进、在挑战中逆势而上,经受了重大考验、推动了转型升级、稳定了发展底盘,高质量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精准、成效更加明显,步伐走得很坚实、很有力量、很见神采、很显底气。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正确领导、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有力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政府,向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镇官兵和单位,向所有致力镇巴发展的参与者、拼搏者、推动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是部分经济指标不及预期,产业转型升级亟待加快,风险防范任务依然较重,政府行政效能仍需提升等。这些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增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在实干中改进和解决。

二、2024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镇巴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做好政府工作,机遇与挑战同在,机遇大于挑战;希望与困难交织,希望多于困难。从发展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周期性矛盾交织叠加,县域经济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和不确定性上升,但是党中央把舵定向,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精准调节,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举措深入推进,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从政策机遇看,今年国家宏观政策力度将超过往年,后续政策空间仍然较足,4.06万亿的赤字规模、3.9万亿的地方专项债、1万亿的超长期特别国债等政策效应将陆续释放,为我们扩大项目投资、加快转型升级等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这是我们实现新作为的政策导向和重大利好。从自身优势看,经过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全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镇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医药大健康首位产业等新引擎、新动能加速形成,生态优势、资源禀赋等方面潜力正在凸显,发展路径更加清晰,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后劲更加充足。更为可贵的是,我们有勤劳质朴、坚韧不拔的28万镇巴人民,有敢闯敢干、踏实务实的广大党员干部,有人心思强、人心思进的干事创业环境,只要我们抢抓机遇、坚定信心、笃行实干,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展现镇巴的担当与作为。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汉中考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六届六次全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紧扣“123456”发展思路,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纵深推进科技创新赋能提效、产业体系升级提质、基础设施完善提档、公共服务扩面提标,加快建设富裕、活力、宜居、美丽、自信、开放的生态经济示范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镇巴新篇章。

综合各方面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8%左右、增加值增长9%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4%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和8%左右。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聚力抓创新、激活力,注入经济发展新动力。坚持以改革激发新活力、以数字构筑新优势、以创新催生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确保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16%以上,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占规上企业总数20%以上。实施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倍增计划,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和潜在瞪羚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9家以上。加快秦巴天然药物研究与开发中试基地、“四主体一联合”中兽药工程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以“三项改革”放大秦创原镇巴分中心牵引作用,常态化开展各类路演、成果展示、创新需求对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8项以上。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树牢改革破题思维,构建“产业发展集团+镇级产业投资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产业组织体系,推进县级投资平台转型发展,打造主体信用评级AA+的政府融资平台。全力抓好“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落实,深化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坚持“第一时间+顶格优惠+政策直达”,帮助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探索依法包容审慎监管模式。稳妥有序推进新一轮机构改革,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园区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标准地+承诺制”“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高标准供应土地、高效能使用土地。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下好县域数字经济发展先手棋,纵深推进“强基、兴业、优政、惠民、数治”五大工程,着力打造数字经济畅通县域内外循环先导区。高标准建设镇巴县数据中心、智慧展厅等载体,打造务工就业、灾害防御、文化旅游等14个应用新场景,拓展数字治理应用维度和范畴。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加快5G基站建设、光纤网络扩容提速,新增窄带物联网基站274座、光纤网络主干道200公里、OTN带宽100G。启动茶叶、中药材等产业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经济治理方式迭代升级。

(二)聚力抓链群、促升级,强化经济增长新支撑。围绕中医药大健康首位产业发展方向,做强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生态文旅、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持续育龙头、强主体,延链条、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做强产业集群。编制《镇巴县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搭建首位产业“四梁八柱”。设立产业高质量发展基金,推动产业发展集团做实做强。围绕四大产业集群细分领域,绘制产业全景图谱,梳理产业布局、要素短板、关键技术、企业名录,每条产业链培引1至2家链主企业,强化产研、产需、产融对接,招引项目与重点产业关联度达到70%以上,集中资源打造竞争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链群,重点产业集群产值增长20%以上。实施医药产业提速工程,推动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和有机种植,建设2万亩道地中药材、全国有机大黄基地,建成中医药生产线、生物医药研发及药用设施生产线,谋划区域中药材(大黄)交易中心建设。统筹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保健养生和医药服务一体发展,积极融入省市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链。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强基工程,全力做强以镇巴毛尖为主的茶叶体系,做优以镇巴腊肉为主的畜禽制品,做大以镇巴魔芋为主的休闲食品。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建成北京、西安、青岛镇巴腊肉品牌体验馆。实施清洁能源发展工程,加快推动页岩气勘探开采和利用,实施参数井2口、水平生产井4口,启动集输管线、LNG液化厂等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发展光伏能源等产业。

培强市场主体。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新增市场主体2600户以上。大力推进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增“五上”企业12户以上、规上工业企业5户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户。瞄准产业链主企业招大引强,支持头部企业在镇设立研发机构。聚焦优结构提质量,提升实有企业、法人企业和涉税企业占比,引导企业深耕细分市场、专业领域,上引下延横拓,带动链上企业扩能升级,支持陕西本草、镇弘蜀乐开展股改上市工作。围绕企业所需、政府所能,打好政策组合拳,主动为企业解难题、配政策、找订单,让企业家更有信心、更有希望、更有活力。

建强园区平台。坚持把园区作为经济建设的主阵地,加快建设中医药健康产业园,提档升级绿色食品产业园,高标准完成李家坪综合物流园前期建设,规划设计页岩气综合利用工业园,抓好南通高新区产业梯度转移承接。加强产业集群建设顶层设计,强化亩均投入产出刚性约束,推动产业链项目向园区集聚,构建园区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的产业生态,园区产值增长18%以上、占工业总产值的65%以上。新建3.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工业污水处理厂1座,完善园区配套功能设施,推动管理减负、发展提速、位次上升,镇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力争进入全市工业园区竞争性分类考核第一方阵。

(三)聚力抓业态、塑品牌,拓展消费需求新空间。深入挖掘“三乡文化”和生态资源优势,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加快建设巴山头部山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深入推进文旅融合。实施“八大行动”,一体推进文物保护、文化传承、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统筹抓好红色文化、革命文物、非遗文化保护和开发,加快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烈士陵园二期等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设,启动全省红色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景区创建。建立非遗资源数据库,申报更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做强镇巴民歌文化品牌,加大传承人选育力度,推出更多植根生活、传唱度高的精品力作。壮大以镇巴民歌、宣纸、苗绣为代表的文化产业,打造文创国货的镇巴“潮品”,新建一批特色“非遗工坊”,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产品、新场景,推动我县向文化名县和文化强县迈进。

持续完善旅游产品。着眼提升产品丰富性、品牌辨识度,抓好文旅重点任务落实,着力打造一批优质产品,加快构建“一核三环四区”旅游格局。推进天坑群保护开发,启动巴山宿集等重点项目建设,推动九阵坝绘本花园等民宿集群、房车露营地项目开工建设,实现曾家山精品民宿“五一”开园迎客。开展省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推动楮溪源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推进渔渡、草坝国家AAA级景区优化规划、提档升级。积极发展康养游、体验游、红色游、研学游等特色旅游,打造“云居镇巴·茶栖小镇”等文旅品牌精品,吸引更多游客来镇巴追寻“诗和远方”。

着力优化支撑体系。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建立完善旅游质量标准体系,启动县域旅游PMS和OTA管理平台规划建设。打造民歌市集、班城记忆等高品质旅游消费场景,持续办好油菜花节、美食节、月月喜相逢等特色节会,策划多层次、全季节旅游推介活动和美食出圈活动。加强与在线旅游平台合作,构建旅游宣传“新矩阵”,扩大宣传推广“朋友圈”,全面提升镇巴文旅的吸引力、传播力、竞争力。加快巴山市集建设,建成一批镇级商贸中心和集贸市场,完善县域商贸流通体系。强化电商直播人才体系建设,支持发展电商直播、网红经济等新业态,电商交易额达到13亿元。

(四)聚力抓项目、提质量,增强有效投资新动能。树牢“基础在产业、关键在项目、重点在招商”理念,全力抓项目、促投资、增动能,以高质量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

提质储备项目。建立项目谋划统筹协调机制,制定年度项目谋划指南。围绕 “两新一重”、未来所向,谋划一批产业层次高、创新能力强、带动潜力足的重大项目。聚焦产业所需、企业所求、群众所盼,储备一批小而新、小而美、小而精的产业提升、环境改善、富民增收项目,全年新储备重大项目不少于300个、增长20%以上。设立重大项目前期专班和前期专项基金,推动红岩坪抽水蓄能电站完成核准,争取长岭至巴山高速、G210镇巴至渔渡段改建等重大项目纳入中省重点项目盘子。完善项目争引奖惩考核机制,抢抓新增中省投资、增发国债、专项债券等政策机遇,推行立项争资联合作战、比学赶超,确保争取资金稳定增长。

提效招引项目。建立干部培训和实践锻炼机制,抓好项目策划、宣传推介、招商路演等能力培训,打造一支懂产业、懂市场、懂运营的专业队伍。更新完善目标企业库、线索项目库,加强招商项目预审、跟踪服务和督导考核,提升招商项目质效。依托链主企业、平台企业等资源,加强产业园区、行业部门、金融机构联动协同,强化社会资本专题招商、以商引商关联招商、强链补链靶向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含新量、含绿量、含金量、含业量”高的优质项目,提高招引项目和资金落地率。在招引优质企业上实现新突破,每条重点产业链逐步培养两家及以上的龙头企业,内外资增长10%以上。

提速建设项目。深化“五个一”项目包抓机制,坚持领导带头抓、部门协同推、专班盯着干,确保一、二季度重点项目开工率分别达到80%、100%,45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0%以上。实行周督导、月调度、季观摩,强化项目协调、要素保障、全程服务,持续推动中医药大健康等25个现代产业体系项目、洋镇高速镇巴至陕川界段等18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确保投资有强度、推进有力度、形象有进度。

(五)聚力抓巩固、育亮点,展现农业农村新面貌。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建设水平,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新进展。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深入落实“田长制”,严格执行耕地保护“两平衡一冻结”制度,加快推进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工作,新增耕地1300亩、高标准农田3万亩。实施粮油等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抓好惠农补贴、粮食收储、灌溉配套等政策落实,粮食、油料播种面积分别达到56.7万亩、8.3万亩,确保粮食产量增长率和增量提升水平保持在全省农产品主产县区中上游。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好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强化开发式帮扶措施,深化帮扶协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推广“联村共建、以镇带村、村企合作”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加大“三专”建设力度,推动消费帮扶提档升级。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职业经理人、职业农民,支持农民工、科技人员和工商业主等返乡创业,鼓励能工巧匠、“田秀才”“土专家”等“新农人”在乡创业。

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深入实施“五大工程”,大力发展“五个农业”,建成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5万亩、智能化种植基地2个,认证有机农产品3个。加快发展休闲康养、研学体验等观光农业,建成“五个农业”示范园3个、农文旅融合示范点5个。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2家、市级8家。全力推进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打造一批“4+X”产业标杆产品和单项名品,提高“镇巴毛尖”品牌附加值,擦亮“源味镇巴”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农业品牌体系。实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项目,着力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支持“土特产”搭乘“汉西欧”班列开拓国际市场,让小食品走向大世界、小产业走进大市场、小特产做成大文章。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统筹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布局、人居环境提升,扎实开展乡村建设行动,打造一批省级示范镇、精品示范村和美丽村庄。接续建设省级重点帮扶镇、26个省市重点帮扶村。持续开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加美丽”活动,加强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引领,推动村容村貌、户容户貌和群众精神面貌不断提升,实施农村改厕1000座,创建全省美丽宜居示范村5个。抓好客货邮融合发展、“数字农村”建设。加快推进黎坝“百家百业计划”,打造特色庭院经济,建设一批望山、见水、寄乡愁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确保游客住得美、群众能赚钱,争创全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县。

(六)聚力抓全域、提品质,彰显宜居城乡新形象。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持续强功能、显特色、优承载,推动城乡建设从“大写意”到“工笔画”,积极把规划图转化为实景图。

建好宜居宜业城市。强化规划引领和刚性管控,有序实施城市更新,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汽车主题公园等项目,完成泾洋河东岸河滨路至泾洋桥段改造提升,建成城北快速干道。启动秦茗街等7条人行道改造,新增绿地2.4万平方米。实施线缆落地行动,推进多杆合一、多标合一专项整治。改造地下管网5公里,实施125个小区燃气管道更新,加快鹿子坝至庞家坝自来水管网建设,优化城市给排水管理体系,提升污水处理和供水供气保障能力。建成兴隆、三元生活垃圾焚烧厂以及渔渡等4个集镇垃圾中转站,确保94.5%的自然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

精心精细管理县城。建设“智慧城管”平台,优化提升网格化管理体系,加大城警联动和联合执法力度,推进城市管理服务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确保责任全覆盖、管理无缝隙。坚决遏制城市违法建设,持续加强市容环境、园林绿化、消防通道、背街小巷等管理维护,稳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持续巩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

增强镇域经济实力。着力完善城乡“四纵三横”交通网、物流网、通讯网,加强城乡之间通道、产业、平台对接,形成区域互补、全域并进发展格局。引导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群项目在镇村布局,支持各镇加快发展与全县战略规划、产业升级、园区发展相匹配的特色产业,塑造因势而为、差异发展的镇域经济。打造特色产业小镇3个,创建省级乡村旅游示范镇村4个。大力推进陕南交通旅游山水画卷试点建设,争创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七)聚力抓治理、守底线,绘就绿色发展新画卷。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巩固“生态底”、拓宽“转化路”,把生态优势不断转化为发展胜势。

深化环境污染防治。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创建中国“天然氧吧”,纵深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空气优良天数不少于355天。扎实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严格河道采砂管理,抓好泾洋河等流域系统治理,完成40座小水电站清理整改,确保出境水质稳定达标,扛牢“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政治责任。有序推进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消空白三年行动计划,完成长岭等6个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建成集镇配套污水管网21.8公里。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用地土壤污染防治。新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分拣中心,推进固废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积极建设“无废城市”。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加强生态功能区、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编制森林防火专项规划,完成小洋、兴隆硫铁矿历史遗留问题治理。常态化开展“五乱”问题整治。加强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等行动,新增造林绿化3.2万亩、义务植树70万株。

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加快EOD项目申报实施,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完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实现县城及集镇新能源充电桩全覆盖。编制国有林场森林经营试点方案,探索发展中药材林下种养、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业态。编制木竹资源利用方案,积极发展“以竹代塑”产业。建设长岭至仁村林下经济示范带,启动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创建。着力打造一批绿色低碳机关、校园、社区,积极创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八)聚力抓保障、增福祉,共建共享发展新成果。坚持财力向民生倾斜、服务向民生覆盖,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抓好就业创业服务。更加突出就业优先,抓好高校高职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群体稳定就业,兜底帮扶困难群众充分就业。扩大“以工代赈”项目规模,加强就业创业培训、劳务品牌培育、就业服务提质,通过技能培训促实用就业、社区工厂促扩大就业、产业扶持促拓展就业,让群众在家门口学技能、有活干、能赚钱,确保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力解决好群众关心的入学、升学问题,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省级评估反馈问题整改,巩固提升“双减”成效,深化拓展集团化办学。改扩建19所中小学运动场,逐步改善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统筹抓好高考综合改革和育人模式改革,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打造镇巴职业教育品牌。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优化校园周边环境,打造“家门口的好学校”10所,创建名优学科基地3个。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三级三类”骨干教师50名,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快健康镇巴建设。开展卫生健康“强基行动”,建成县域医疗服务次中心、县医院发热门诊楼、精神病医院、小洋卫生院康养医技综合楼。用好“互联网+医共体”平台,抓好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促进互联网医疗发展。健全医疗人才引育培育机制,积极引育高层次紧缺型人才。启动“安宁疗护”试点,做好“一老一小”健康服务,落实优化生育支持政策,拓展医养结合服务。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创建成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创建成果。

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持续抓好城乡居民、职工医保参保扩面,加快“智慧医保”建设,稳步推进一级医疗机构DIP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切实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完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探索推动社区适老化改造,积极发展银发经济。落实生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进一步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能力。精准落实城乡低保、特困供养、残疾人保障、抚恤优待等政策,加大低保扩围增效力度,保障好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坚决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九)聚力抓安全、防风险,营造安全稳定新局面。更加注重制度保安全和数智强安全两手发力,标本兼治、分类施策、精准拆弹,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落实“四下基层”,推动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常态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院坝议事会长效机制,落实“镇街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深入实施重复信访、信访积案清零攻坚行动,实现件件有回应、桩桩能化解,全力争创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

守牢安全生产底线。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紧压实“四方责任”,深化道路交通、消防、森林防灭火、燃气和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推进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完善防汛救灾十六项机制,优化各类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上线运行应急管理指挥中心信息化平台,抓好极端天气、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和“叫应”处置。建成投用X波段双偏振雷达站,建设水旱灾害和智慧农业等气象监测预警系统,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坚持防范为先、预警在前,统筹抓好政治领域、意识形态、民族宗教等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建立健全常态化金融运行监测、风险防控机制,坚决遏制政府隐性债务增量,稳妥有序化解存量。加大涉众型金融风险的预警预防和化解处置力度,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镇巴。

(十)聚力抓民生、办实事,实现群众生活新期盼。老百姓在乎关切的日常家事,就是我们发展奋斗的大事要事。我们要共同努力,把群众对未来的幸福愿景变成美好现实,让群众的好日子更有奔头、好光景更有盼头。

一是推动城乡饮水提质。实施20个饮水安全工程水源防护提升项目、7个城乡安全饮水保障提升项目、全县农村安全饮水维修养护项目。二是强化城乡供电保障。投资3.5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座,改造35千伏变电站5座,新建改造35千伏及110千伏线路119公里、配网线路242公里,安装配变50台。三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启动兴隆至平安、长岭至仁村、小毛垭至盐场53公里通镇三级公路建设。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60公里、安全防护工程200公里,改造危桥9座。四是提升通讯网络质量。新建4G基站148座、5G基站259座,增加光纤网络端口8000个,消除县域所有行政村通信盲点。五是加快“气化镇巴”建设。抓好“气化镇巴”三年行动推进,铺设燃气管道5公里、小区院内管网32公里,新增天然气用户3000户,开展“温暖镇巴”试点。六是有效促进就业创业。新增城镇就业19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4万人。投放创业担保贷款30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保持在2500人以上。七是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建成公办托育机构1家、养育中心3家,实施好“家长学校,养育未来”项目。完成200户特困家庭适老化改造,建设观音敬老院、养老服务中心1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12个,县城助餐服务全覆盖。八是保障文体服务供给。建成健身广场6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10个。新建黑虎梁生态体育公园、鹿子坝“口袋公园”、绿色健身步道10公里,提档升级90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举办“茶乡歌声飞”走进群众惠民演出活动。九是挖潜扩容停车泊位。建成沿山路停车场,新增停车泊位430个。探索设置“限时临停”泊位,纾解停车难题。十是做好群众住房保障。完成鹿子坝神鹿苑、盐场县煤矿2个老旧小区改造。

三、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始终坚持党对政府工作的全面领导,恪尽政府之责、提升政府之效、彰显政府之能,努力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实干政府。

(一)强化政治引领忠诚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时刻牢记“国之大者”,当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巩固拓展主题教育学习成果,加大转化运用力度,以实干实效体现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坚持依法行政规范干。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抓好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和政务公开规范化建设,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社会舆论监督,高标准建设法治政府。

(三)强化担当善为高效干。弘扬“勤快严实精细廉”作风,增强钻研精神、提升干事激情,主动践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始终用硬碰硬的数据说话、用个顶个的项目说话、用实打实的成绩说话,用今天的“拼搏劲头”换取明天的“发展势头”。

(四)提升业务能力专业干。加强各级干部在科技金融、项目招商、规划建设等方面的能力培训,提升抓经济工作的专业思维、专业方法和专业素养。建立常态化安排干部到发达地区一线、项目招商一线、服务企业一线挂职锻炼机制,增强干部“想干事”的思想自觉、提升“会干事”的过硬本领、树立“干成事”的价值追求,打造堪当镇巴发展重任的过硬队伍。

(五)永葆清正廉洁干净干。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树牢过紧日子意识,严肃财经纪律,维护预算刚性。落细落小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育清风,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从来不会辜负每一位实干者。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坚强领导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锚定目标、开拓奋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以更大作为谱写新时代镇巴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让我们朝着镇巴的美好明天,向前进、再出发!

《政府工作报告》用语说明

1.“五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规模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

2.四大产业集群: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生态文旅、清洁能源。

3.两品一标: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

4.五个农业:有机农业、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智慧农业、观光农业。

5.六好司法所:组织机构建设好、人员队伍发展好、体制机制完善好、基础设施配备好、经费保障落实好、职能作用发挥好。

6.“123456”发展思路:锚定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县“一个战略定位”,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个大局”,找准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先和绿色转型、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三条实践路径”,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数字经济“四个经济”,坚持生态立县、产业富县、科创强县、文旅活县、开放兴县“五个发力点”,实施产业升级、创新赋能、乡村振兴、两山转化、文旅融合、扩大开放“六大工程”。

7.主体信用评级AA+:主体信用评级是对企业市场竞争力、运营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的综合评价,是衡量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标尺,是企业在资本市场的“通行证”。主体信用评级的等级分为AAA、AA+、AA、AA-、A+。AAA级:最高信用等级,表示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极强,基本不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极低。AA级:偿还债务的能力很强,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不大,违约风险很低。A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每一个等级可用“+”“-”进行微调,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8.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主要内涵。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9.“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10.瞪羚企业: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11.四主体一联合:以企业为市场主体、需求主体、投资主体、管理主体和高校联合共建的新型研发平台。

12.三项改革: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技术转移人才评价和职称评定、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措施。

13.标准地+承诺制:“标准地”指土地出让时已经达到和满足开工建设基本条件的工业项目用地,“承诺制”指把建设项目的“审”和“批”分离,对工业投资项目摘地前“事前审定、书面承诺”,摘地后“限时批复、拿地开工”。

14.亩均论英雄:以亩均单位土地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评价标准,通过亩均效益综合评价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获得最大的产出效益。

15.窄带物联网:一种新兴的物联网技术,其特点是低功耗、广覆盖、成本低廉、连接密度高等,可以满足大规模物联网应用的需求。

16. OTN:光传送网,是一种基于光纤通信技术的网络架构,用于实现光信号的传输和交换。它采用光传输技术将数据以光信号的形式传送,提供高容量、低延迟和可靠的数据传输。

17.预制菜:以一种或多种农产品为主要原料,运用标准化流水作业,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或预烹调(如炒、炸、烤、煮、蒸等)制成,并进行预包装的成品或半成品菜肴。

18.LNG:液化天然气。当天然气在大气压下,冷却至约-162℃时,天然气由气态转变成液态,称为液化天然气(LiquefiedNaturalGas,缩写为LNG)。LNG项目包括液化工厂、低温储槽和再气化工厂的建设。

19.八大行动:实施培根铸魂、文化探源、文物守护、传承活化、以文惠民、产业振兴、以文立标、素能提升行动。

20.一核三环四区:“一核”以草坝4A景区、柳林沟万达酒店度假区、曾家山民宿集群、黑虎梁森林公园为核心产品的县城休闲旅游核。“三环”以天坑、白天河等景区为重点的黄金旅游环线;以竹海、西大池等生态产品为特征的西部环线;以陕南县委、符先辉故居等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中部人文环线等三条环线。“四区”打造生态旅游核心区、环县城休闲旅游区、茶旅融合区、红绿旅游融合区。

21.“PMS”管理平台:酒店管理系统,主要用于酒店的管理与运营,能准确及时地反映酒店业务的当前状态、房源状态,为统计、分析来县游客数据提供参考。

22.“OTA”管理平台:在线旅行社管理系统,一种集成在线酒店预订、旅游路线预订、票务预订等多个模块的系统平台。通过该系统,旅游者可以在线预订旅游服务,包括酒店住宿、机票购买、景点门票预订等。

23.两新一重: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

24.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25.两平衡一冻结: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农业结构调整使用耕地实行进出平衡,违法占用耕地先行冻结储备补充耕地指标。

26.新农人: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城市的农业从业人员。

27.三专:销售帮扶产品的专柜、专馆、专区。

28.五大工程:有机农业培育工程、品牌农业培优工程、设施农业提升工程、智慧农业应用工程、观光农业精品工程。

29.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和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30.DIP: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利用大数据将疾病按照“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共性特征对病案数据进行客观分类,在一定区域范围的全样本病例数据中形成每一个疾病与治疗方式组合的标化定位,客观反映疾病严重程度、治疗复杂状态、资源消耗水平与临床行为规范水平。病种组合作为付费单位,医保部门根据每年应支付的医保基金总额确定每个病种的付费标准。

31.枫桥经验:上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基层社会治理经验。

32.四下基层:领导干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