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障是民生之基、福祉所系,更是困难群众抵御疾病风险的重要屏障。镇巴县医保局聚焦特殊群体医疗需求痛点,创新构建“主动发现、精准识别、提前介入、及时结算”全链条服务机制,以机制革新破解救助难题,用精准服务传递民生温度,为困难群众筑牢坚实可靠的“健康保障网”。
预警监测“早介入”,救助关口在前移。通过建立跨部门数据联动机制,织密困难群众医疗费用监测网。每月精准推送脱贫户医保报销后自付超1万元、一般农户自付超2.6万元的费用信息,现已累计反馈310人次,因病纳入监测对象48户;联合卫健部门每周获取县域内两家二级医院住院预计超2万元的在院信息,主动对接省内三级医院及异地就医在院情况,组织镇村排查长期在外大病患者。依托该机制,实现发现即干预、纳入即救助,源头减轻垫付压力。机制运行以来,已有2户低保对象、2户监测对象在住院期间完成身份认定,医疗救助5515.15元,切实推动救助关口前移至就医全过程。
动态管理“一人档”,需求服务更精准。强化对困难群众住院频次及大额医疗费用的监控,针对一季度住院超3次或慢性病、高频次住院患者,建立行业部门重点监测预警名单,联合农业农村部门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为494名因病纳入风险未消除人员建立“一人一档”动态台账,实时更新就医频次、费用支出等信息,据此提供个性化诊疗建议。通过精准干预,既保障了特殊人群合理诊疗需求,又有力防范化解了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待遇时限“划清晰”,政策执行更规范。细化医疗救助待遇享受范围,严格落实新增救助对象自身份确认当日起享受相关待遇,动态核减救助对象自身份终止次月起停止发放救助资金,确保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依托信息化手段精准识别并管理救助对象,切实保障资金使用实效。同步定期开展政策宣传解读与业务培训,针对不同病种和救助对象,细化待遇标准,避免政策盲区,着力提升基层工作人员专业素养及服务意识,确保政策执行过程透明高效。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县累计实施医疗救助24962人次,拨付医疗救助资金1058.3万元。
经办服务“再升级”,就医全程更便民。为全面提升医疗救助服务水平与政策知晓度,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宣传。本年度共发放政策宣传单约5000份,于公众号发布政策宣传10期,开展零售药店药品价格监测7期,制作参保宣传视频2部。推行"基层首诊+市域转诊"服务模式,经基层首诊转诊的患者,凭身份确认可享受"一站式"结算服务;引导优先选用医保目录内药品及耗材,降低患者自付比例;针对省外异地就医需求,由镇村医保经办人员全程代办备案手续,切实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从“被动申请”到“主动发现”,从“事后救助”到“全周期保障”,镇巴县医保局以机制创新书写民生保障新答卷。下一步将持续深化医药服务改革,为健康镇巴建设注入坚实民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