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

县植保植检站: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新实践

县植保植检站党支部将其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脚下沾泥”的行动和“造福于民”的实效,以“精准严实勤细致廉”的作风构建农药日常监管机制,强化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为中药材产业注入发展强劲动能。

党建引领,筑牢农药安全监管防线。农药监管事关农业生产安全、生态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植保植检站以党建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专项整治,重拳出击。自2025年5月以来,全县深入开展“农药经营管理大排查大整治”和“规范农药经营和使用”专项整治行动。全体党员冲锋在前,对全县农药经营门店、农户储药用药、无证经营和禁限用农药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与溯源调查。已移交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立案查处18起,责令整改22起,县公安局立案查处1起,注销农药经营许可证10家。机制提升,长效监管。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细化农药经营许可、经营行为、执法监管、使用规范、农药包装废弃物等全链条管理措施,明确多部门职责边界,形成农业农村、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共治格局。在全县推行农药销售“处方制”、电子台账及农药经营门店包抓责任人制度,实现农药经营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智慧监管。全县40家农药门店已全面启用“农销乐”电子台账系统,累计录入销售记录1.5万条。“农销乐”系统在群众购买限用农药后,会自动发送安全用药的提醒短信。据抽样调查,有95%的农户反馈,这项贴心的“电子指导员”服务与经营户的现场叮嘱,显著增强了他们的安全用药意识。作风锤炼,务实为民。支部是堡垒,党员是旗帜。同志们不畏艰辛,深入镇村,将监管做实,将服务做细,确保了农药市场有人抓、有人管、常态化督促指导,守护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齐心共建,提升绿色防控技术效能。党支部坚持将绿色防控作为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核心抓手,以系统思维集成推广关键技术,致力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化与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有机统一。智慧监测,精准预警。2025年,我县新建重大病虫草鼠害智能化监测点5个,引入新一代监测系统和智能设备。支部组建“党员技术先锋队”,鼓励年轻党员技术骨干带头学习,率先掌握,帮助全员快速掌握新系统操作,推动病虫害监测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精准防控赢取宝贵时间。因地施策,高效防控。针对我县耕地立体条件差,作物种植零散的特点,积极采取“统防统治引领+群防群治兜底”“植保无人机飞防+传统喷雾器喷防”相结合的模式,实现了防控效率与覆盖范围的双提升。累计开展玉米“一喷多促”统防统治飞防4088亩,带动群众联防群防10.02万亩;实施水稻“两防一喷”示范飞防3750亩,带动群众联防群防5万亩,进一步扩大了绿色防控的覆盖范围,提升了整体防控水平。示范引领,强化宣传。积极组织召开马铃薯、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现场会10余场,培训农民400多人次,制作专题短视频4个,发放技术明白纸1200多份,让复杂技术变得直观易懂、可操作性强。通过“主题党日+田间课堂”活动,将组织生活开到生产一线。党员干部参与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昆虫诱捕器等农事作业,在劳动中向群众讲解技术优势,在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带动更多农户自觉投入绿色防控实践。目前,已新建太阳能杀虫灯示范区2个(1500亩),建立水稻二化螟防控示范点2个,安装“性诱剂+诱捕器”1600套,防控水稻二化螟550亩。在保障作物丰产增收的同时,也加快了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应用步伐。

匠心服务,助力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今年初,中药材产业发展职能划归植保站。面对新使命,党支部迅速响应,以“接得住、接得好”为行动准则,支部书记以身作则、以学促干,将业务学习融入“每周例会”“三会一课”,带领全站同志深入学习产业政策与技术知识,快速实现角色转换与能力提升。一线攻坚,实干为先。“成老师”是业内对中药材产业办公室成主任的亲切称呼。“在林下药材基地里,成老师蹲下身,捏起一把土,仔细查看药材生长情况,这个动作他重复了无数次”,他坚持深入企业、合作社,走访田间地头,看长势、问困难;同时伏案钻研政策,为企业谋项目、促发展。这些源自一线、带着泥土气息的精准需求,最终转化为一份份论证充分、内容扎实的项目方案,为成功争取上级资金提供了坚实支撑。项目驱动,硕果盈枝。2025年,成功争取到总投资1.43亿元的农业农村部中药材产业集群项目,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550万元。总投资1.2亿元的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革命老区乡村振兴中医药大健康项目,其中中央财政资金5000万元,这些项目为镇巴中药材良种繁育、规范化生态种植、产地加工流通、科研创新、品牌打造和药旅融合注入强劲动力,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进一步强化了联农带农机制,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厚重底色。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县植保植检站将持续深化党建与业务融合,保障农业安全、促进产业兴旺、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