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镇巴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2023年产业帮扶巩固提升工作计划的通知

  • 索引号:

    6107280000/2023-000381
  • 发布日期:

    2023年05月09日 15:41
  • 来源:

  • 发文机构:

    县政府网站
  • 内容概述:

各镇人民政府,泾洋街道办事处,产业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组各成员单位:

    现将2023年产业帮扶巩固提升工作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附件:2023年产业帮扶巩固提升工作计划

                                镇巴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5月9日

2023年产业帮扶巩固提升工作计划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持续推进全县脱贫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进一步巩固深化产业帮扶工作成果,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助力全县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切实做好全县产业帮扶重点工作,特制定2023年产业帮扶巩固提升工作计划。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和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发展“4+X”农业特色产业,巩固提升产业帮扶工作成效,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二、目标任务

持续培育“4+X”产业体系,壮大茶叶、畜牧、中药材、魔芋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蚕桑、食用菌、青花椒、中蜂、小杂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全年新建标准化茶园5000亩,改造低效茶园10500亩,培育丰产茶园13000亩;生猪饲养量达到45万头,肉牛8万头、羊38万只;中药材新增面积2万亩,魔芋稳定在6万亩左右,新建标准化桑园5000亩、养蚕2万张,食用菌袋料栽培500万袋、椴木6万架。提升改造小杂果基地8000亩,培育丰产青花椒3000亩,稻渔综合种养3000亩。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和集体经济示范带动作用凸显,促进农民群众(脱贫户、监测户)在产业链上持续稳定增收。

三、重点工作

(一)落实帮扶政策。稳定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围绕全县“4+X”产业布局,因地制宜推进脱贫产业可持续发展。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合理调整优化帮扶政策,推动产业扶持政策向支持产业集中连片发展倾斜,由主要支持种养环节向全产业链拓展转变。加快重点示范村产业发展,鼓励支持重点示范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助力区域均衡发展。

(二)培育特色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实施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建设行动,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紧紧围绕“4+X”产业布局,推进产业提升发展,茶叶上,加快提升改造低产低效茶园,加大夏秋茶开发综合利用;魔芋上,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提升魔芋精深加工能力。扩大魔芋生产示范基地,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和亩产效益;中药材上,深度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成数字药园公共服务平台、中兽药系列产品研发与生产中试基地,建立科培中心、创业孵化园和地理标志产业研究院,建强创新支撑平台体系;畜牧业上,优化畜牧品种和产业布局,促进猪、牛、羊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发展。鼓励支持脱贫群众利用庭院土地、房屋、生态环境等资源,将劳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进行最优组合,发展种植、养殖、手工、旅游、服务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不断拓宽脱贫群众收入渠道。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持续推进“源味镇巴”“镇巴腊肉”“镇巴毛尖”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提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成果,探索创新发展路径,拓宽增收渠道,挖掘典型模式,加快培育一批集体经济强村,推动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结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探索多样化发展途径,积极推广联村共建型、村企合作型、村集体领办专业合作社型、资产租赁经营型、集约土地发展型等典型发展模式,提高集体经济收入和服务带动能力。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体系,充分保障集体成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经营权。

(四)强化科技支撑保障。持续发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专家服务团和产业发展指导员作用,开展科技支撑服务行动。结合生产规律和农时季节,围绕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创新工作举措和服务方式,采取田间课堂、生产实训、集中培训、网上培训等方式,为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户提供种、养、加、销等关键环节的服务,增强群众产业发展能力和信心。加强村级产业致富带头人、高素质农民培训、电子商务培训,建设引领脱贫产业发展的骨干队伍。鼓励县区创新开展产业技术购买服务。持续开展农产品品牌营销活动,持续推进小农户对接大市场、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小农户共享大品牌。组织相关市场主体抱团出击,广泛开展镇巴特色农产品展示展销和宣传推介活动,扩展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加大“源味镇巴”“镇巴腊肉”“镇巴毛尖”区域公用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完善品牌运行机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着力提升镇巴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五)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要培育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广订单生产、务工带动、股份合作、产业托管等多方式叠加、多渠道带动的稳定增收模式,带动群众积极投身特色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完善脱贫户特别是监测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产业发展类的项目要明确联农带农目标。加强履约履责监管和风险防范,维护好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带动农户(脱贫户)稳定增收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优先给予认定与扶持,充分调动广大经营主体联农带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产业能发展、主体能壮大、农户能受益”的联结紧密、互利共赢的利益共享长效机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支撑。

(六)监测帮扶防风险。积极落实防返贫监测及开发式帮扶的有关要求,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户,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积极衔接同级乡村振兴部门,做好产业监测及防返贫帮扶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防返贫动态监测成果,定期报送筛查预警情况,对存在风险的脱贫群众及时补上帮扶措施,对符合条件的“三类人群”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确保不返贫、不致贫。做好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监测防治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积极应对各类灾害性天气,及时落实防灾减灾措施,不断提升农业抵御风险能力。

(七)多措并举支持返乡创业。指导镇(街道)进一步健全完善土地流转工作制度,强化管理服务,规范流转行为,妥善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有序推动土地流转健康持续开展。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和跟踪指导服务,提高创业兴业能力,提升培育效果。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参加各类展销会、推介会,多渠道宣传推介本地农特产品。

(八)增强工作合力。持续做好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帮扶和苏陕产业协作等有关工作,积极配合发改等部门,统筹推进安置区产业基地(园)建设,鼓励易地搬迁脱贫户参与“4+X”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群众产业增收。各成员部门要紧密结合工作职责,积极做好产业融合、资金保障、金融支持、林下经济、光伏、乡村旅游、消费帮扶、品牌培育、调研统计等各项工作,加强协作沟通,形成推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助力全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是推进工作落实的责任主体,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夯实责任,逐级分解重点任务,确保工作落实落细。要积极协调财政、乡村振兴部门,切实保障中、省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的比例不低于60%;机关各股室(中心、站)要结合职责任务,抓好具体工作指导推进;县级相关成员部门要履职尽责,加强协作配合,形成推动脱贫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农业技术单位要切实发挥技术、人才优势,持续推进农业科技技术服务工作。

(二)加快产业发展。各镇(街道)要抢抓农时节令,科学谋划产业发展工作,认真制定年度方案,并抓好具体落实;要加强工作衔接,确保年度产业帮扶项目及时入库,精准对接,按期实施,发挥成效;动员指导广大群众和经营主体落实油菜、小麦、茶叶、果蔬等农作物春季田管措施,搞好春耕备耕,迅速掀起春季产业发展热潮,为全年任务圆满完成奠定基础。

(三)积极宣传典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多渠道广泛宣传报道产业帮扶巩固提升成效和典型经验。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营造齐心协力抓产业促帮扶的浓厚氛围。

(四)持续改进作风。各镇(街道)、各产业衔接成员单位要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基层破解发展难题。把巩固脱贫成果与全县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结合起来,树牢“靠作风吃饭、凭实绩说话”鲜明导向,以群众满意为评判,扎实推动产业帮扶巩固提升各项工作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