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擦靓文化名片 建设文化强县

  • 索引号:

    6107280000/2024-000015
  • 发布日期:

    2024年01月03日 09:45
  • 来源:

  • 发文机构:

    县政府网站
  • 内容概述:

“山歌子来吔,啥好听喏,一无苗苗二无根”……镇巴县城关小学民歌社团里朗朗的民歌声在校园里荡漾。师生配合“拍、唱、演”,抒情跳跃的音符让小小歌唱家们精神饱满,童稚淳朴的乡音让镇巴民歌的清澈旋律久久萦绕。

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腹地,素有民歌之乡、红军之乡、苗民之乡的美誉,这里有中国西北最大的苗民聚居地,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的镇巴民歌被列入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近年来,该县坚守“三乡文化”之魂,做足“文化育民”之功,激发优秀传统文化生机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强县。走出了一条深深扎根于青山绿水间,散发着浓郁乡韵特色的文化振兴之路。

创新传承,激发非遗文化活力

与民歌社团截然不同的当属郝明森老师带领的剪纸社团。课堂上,孩子们端坐着一手拿着剪刀,一手拿着纸,个个神情专注。指尖上的“魔法”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红星”“和平鸽”“稻穗”虽然剪出的造型各有差别,但传统文化的种子在这些“小工匠”的心中悄悄地生根发芽。

指尖上的非遗在班城老街的“苗家汇”里同样有着很好的传承、发展。顾客们穿上苗服、佩戴苗饰,在“绣娘”的指导下亲手制作专属于自己的苗绣作品。作为镇巴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转型的特色产业“苗绣”,在传承传统制作技艺的同时,也增加了丰富的市场化元素。色彩鲜艳明快的苗绣作品深受群众喜爱,苗绣在创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不断丰富了市场载体,也让更多爱好苗绣制作的女性们在家门口创业致富,“绣”出了不一样的精彩生活。截至目前,全县从事手工制作熟练工230余人,爱好者700余人,所制作的手工艺品分4大类上百个品种。

建成省级非遗工坊(基地)2个,新设立“故事换茶”、财税博物馆、税务图书馆等新型文化空间3个,完成全县20处等级文保单位标志碑和界桩树立……

镇巴县积极探索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发展新模式,通过“非遗+文创”“非遗+企业”“非遗+节庆”“非遗+研学”等一系列产业模式,邀请业内专家、学者到县开展讲座和研讨会增强本地群众的文化认同,打造以镇巴非遗、民歌文化、苗族文化等文化元素为基因的镇巴非遗特色街区,让小物件彰显大匠心,不断提升非遗能见度,让传统文化在活化中得到传承发展。

贴近群众,深植传统文化根脉

走进“月月喜相逢”文艺演出现场,冬日的暖阳高高照耀着乡村文化大舞台,乡亲们从田间地头中走出来,阳光照在大家敦厚的脸庞,喜悦和欢呼声在舞台下尽情挥洒。寒来暑往,以民歌和苗舞为内容的文艺节目常演常新。无论到何处去,只要一上舞台,他们就是田坎上的“明星”,唱群众爱听的,演群众爱看的。

镇巴县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形式,连续17年组织开展“月月喜相逢”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春节、端午、重阳等传统节日,通过举办文艺展演、民俗文化展示、广场舞技艺比赛等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让“月月喜相逢”文化品牌的民俗地域性和非遗传承性得到充分凸显。每逢节会,舞狮子、玩龙灯、划旱船等表演更是群众积极参与的重头戏。目前,全县城乡已形成“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的文化气氛。

“我们热爱镇巴的山水,行走在大巴山的沟沟道道,用我们的理解演绎着镇巴的文化,我们走过的每一片土地都声色并茂。”在兴隆镇水田坝举办的“茶香庆丰收·民歌颂党恩”2023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演暨农民丰收节文旅活动现场,一支能唱、善演、会导、善舞的民间文艺队伍成功演绎了一场特别的“村晚”。

2023年以来,该县深入开展非遗进景区、文化下基层等群众文化活动150余场次;辅导培训文艺骨干近4000人次,线上文化活动和线上展播100余期;文化志愿服务活动1100余次。通过民歌、快板、小品、苗舞等形式,巴山儿女躬耕奋斗的感人故事、民间能人自强不息的创业奇迹、世代传承教育后人的谆谆家训,通过一台台精心编排的演出,形象生动、轻松活泼地表现出来,不仅深受本地群众的喜爱,还在巴山大地上催生出文明之花、结出文艺之果。

文旅融合,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2023年10月,镇巴县楮溪源景区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茶旅融合为载体,紧紧围绕康养、生态、经济、文化等属性,形成观茶海、听茶音、品茶味、玩茶山、知茶史、感茶情等多种形式的文旅活动,品茗煮茶、星空露营,群山环绕间,山野农家乐。“楮溪源”专属名片已成为市内周边游客周末小憩的康养好去处,场景化的旅游新业态带领周边农户实现致富新“钱景”。

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文旅融合优势,不断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培育壮大乡村文旅产业,以丰富文化供给,优化乡村旅游,提升旅游品牌为重点,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新路子。

去年,为期10天的2023陕南民歌节暨陕南民歌大赛在镇巴县成功举办。无数民间表演艺术家和非遗文化传承人汇集于镇巴,在深植本土文化精髓、弘扬陕南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同步举办了集民歌、苗舞、苗绣、剪纸等优秀镇巴非遗文化元素为一体的消费体验系列活动。节会期间,累计宣传曝光度破1.5亿传播量,全县农特产品和文旅产品线上线下销售额共计4300余万元,催化“文旅商宣”多元融合,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宣传助力文化、以文化促进经济、以经济带动发展的新路径。

一首首悦耳的民歌、一副副灵动的剪纸、一件件精巧的苗绣……伴随着陕南民歌节的推介,被更多的山外人所听所见。2023年1—11月,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37.5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72%、33.26%。

“山歌出于巴山人,根根扎在心头上,世世代代唱不尽”,正如镇巴民歌中唱到的一样,镇巴的文化在乡愁乡韵的延续中,正焕发着崭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