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积极响应国家“健康中国”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双战略部署,创新融合医疗与养老资源,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满足多元需求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实践山区县普惠型“医养结合”服务新路径。
面对高龄、失能老人照护需求日益迫切的现实,镇巴县将推进医养结合作为重要民生工程来抓,持续提升老年人服务供给能力,依托县中医院康养中心资源,拓展养老服务链,实现养老床位和医疗床位转换,减轻养老人员的医疗费用负担,持续助推全县养老事业健康发展。该县于2021年建成并投入使用康养中心以来,通过“生活照料+医疗护理+健康管理+老年健康+老年活动”五大模块服务,让入住老年人住得好、吃得好、养得好、活得好。2025年6月,率先建成陕南地区首家县级缓和医疗服务中心并正式运营,通过“医疗+护理+心理+人文”等多学科协作服务模式,积极探索开展缓和医疗服务,为生存期有限的老年患者减少过度治疗,重点以“缓解痛苦、提升尊严、陪伴支持”为核心,推进医疗服务不断向全生命周期关怀延伸。
该县以康养中心为引领,辐射带动城乡结合部医养结合服务工作,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家庭病床服务模式,细致摸排辖区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家庭结构对医疗、护理、康复、养老等服务的具体需求,为功能定位与建设规模提供精准导航。通过面向广大普通老年群体,特别是中低收入老人,提供优质、可负担的医疗护理与生活照料一体化服务,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创新服务模式,在城乡结合部、社区服务中心,率先推行家庭病床服务试点工作,此举将为符合条件且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如慢性病、术后康复、失能半失能老人等)提供专业医护团队上门巡诊、治疗、康复训练、健康管理和生活护理指导,有效打通医养服务“最后一公里”,将专业关怀送到老人床边。同时,积极探索与家庭病床相配套的医保报销等支持政策,减轻群众负担。
该县统筹发改、财政、民政、残联等相关部门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有效利用房地产企业的富余房产资源,推进二级医疗机构与房地产企业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工作。探索建设集医疗、康复、养老功能于一体的医养结合服务“医企融合”新模式。这一模式旨在盘活房地产企业现有闲置资产,改扩建适老化老年公寓,设立一键式呼叫系统、康复室、药膳堂、活动室、健康管理等功能用房,配备适老化相关设施设备,将日常查房、巡诊、护理、健康管理等医疗常规延伸至公寓,达到医疗专业优势与社会资源高效整合,实现养在公寓、医在机构。
镇巴路径的核心价值在于探索出了一条解决深度贫困山区养老难题的特色道路,通过科学规划、精准调研、模式创新与资源整合,将有限的医疗资源与养老需求高效匹配。通过中医药特色挖掘与智慧技术应用,逐步织就一张以普惠性机构为骨干、社区家庭服务为补充、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县域医养结合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