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长岭镇扎实开展“三个年”活动,聚焦振兴所需、企业所想、群众所盼,以思想再破冰、作风再转变、能力再提升、措施再精准、行动再发力,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从跟自己“较真”入手,力破思想坚冰谋发展。坚持从振兴发展大局着眼,从补齐思想观念短板入手,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正视短板差距,剖析问题产生根源。一是先找共性不足。多次组织全体镇村干部会议从制约发展要素问题、关乎民生环境问题、影响效率体制问题等“小切口”入手,全面查找问题背后的标准“平”、行动“慢”、安于“满”等共性根源,列出整改台账,做到有的放矢。二是再查个性问题。班子成员带头检视反思,按照职责分工,系统开展检视反思活动,深入查摆个人问题不足,做到全覆盖、确保无遗漏。三是问准析透病因。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为契机,深挖问题根源,找准差距成因,明确“高标准、快节奏、创一流”工作要求,对问题逐项销号整改、逐条背书推进,切实打破“小富即满”僵化思维和传统路径依赖,全面提升广大干部职工“敢”的勇气、“成”的信念、“干”的决心、“谋”的眼界、“研”的层次。
坚持从跟问题“较真”发力,锚定发展方向提质效。大力倡导马上就办、真抓实干,深入分析上级政策导向、发展规划,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找准振兴发展发力点和落脚点。一是“稳”字当头抓一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耕地保护责任,切实筑牢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红线,共计播种粮食31646亩,持续开展撂荒地整治,坚决打击乱占耕地行为,完成撂荒地图斑举证核实604个,已整治撂荒地33.85亩。二是“优”字当头抓二产。坚持“山上建基地、山下建社区、社区建工厂,工厂找市场”的思路,依托陕西金慧芳、国耀农牧、瑞祥、义豪等中药材企业,创新推广“林+药”“粮+药”“菜+药”套种等复合种植模式,加快拓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团发展模式,形成在高海拔地区以大黄、板蓝根种植为主、中海拔地区以天麻、淫羊藿等中药材种植为主、低海拔地区以黄精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格局。全镇累计种植大黄、天麻、淫羊藿、黄精等12种中药材1.5万亩,2023年新增面积1000亩。三是“新”字当头抓三产。坚持以“创意”引领旅游,结合九阵坝胡氏宣纸产业,探索“非遗+工坊”“非遗+旅游”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展“胡氏宣纸”非遗文化技能培训及手工藤编培训班,培训技术人才58人。申报九阵坝村乡村旅游建设项目,规划绘本花园、青年社区等项目建设区,构建“幼儿、青年、老年”全年龄覆盖的康养休闲村庄。
坚持从跟“环境”较真突破,提升环境品质增后劲。统筹谋划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发展环境,不断提升生态环境水平、提高群众获得感、优化营商环境,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一是着力保颜值。持续开展各村人居环境月评比,完善人居环境户评比与积分制管理相结合机制,与爱心超市积分兑换挂钩,激发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积极性。发挥好物业公司与公益岗作用,组建人居环境专项督导组,对各村卫生死角整治紧抓不放,确保人居环境持续向好。二是全力促优化。通过成立招商引资小分队,赴成都、佛坪等地实地考察,借助推介平台挖掘招商引资线索,引进项目8个,总投资2.138亿元。建立项目专班包联机制,成立28个项目工作专班,实行“一个项目一个专班一支队伍一抓到底”,明确项目工作以“业务分管+属地管理”的模式高效推进。全年谋划项目23个,实施市级重点项目1个。三是聚力转观念。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严纪律、知敬畏、强作风”整训专项行动。将作风建设与工作推进相融合,制定《长岭镇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十严禁”》《长岭镇机关内控27项制度汇编》,以制度管人管事,从值班考勤、会风会纪、请销假等基本制度入手,结合信访举报和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机制,对“问题”干部及时谈话提醒,必要时进行岗位调整,不断加大监督管理力度,用“严”的要求推动树立“实”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