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山镇的广袤乡村,有一首由“党建+”奏响的悠扬牧歌.....听!那歌声正悠悠荡荡,飘向乡村的每一寸土地。那是党员干部的担当与奉献,那是群众的欢声与笑语,那是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的动人旋律。
近年来,巴山镇坚持把提升镇域人居环境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在提升人居环境上下足功夫,重点整治辖区人居环境“脏乱差”,全力提升乡村的振兴精气神。近日,巴山镇以“不忘初心担使命,砥砺前行谱新篇”主题活动为契机,开展为期三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
“党建+组织引领”,筑牢人居环境提升“红色堡垒”。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明确“镇党委统筹、村党支部落实、党员包户”三级责任体系。各村党支部设立“环境整治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确保每片区域、每条道路、每户庭院都有党员包保。开展“党员家庭带头干”活动,在党员家门口悬挂“党员示范户”标识牌,要求党员带头做到“门前三包”(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以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参与。
“党建+宣传动员”,凝聚人居环境提升“红色共识”。各村召开党员大会,通过“支部推动、党员示范”模式,号召党员干部加入到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来,各村实行党员及村组干部包路段,保洁员实行定岗定职责定路段,层层夯实责任。所有党员干部深入包联户家中发放倡议书、进行政策宣传、凝聚人居环境整治的思想共识。此外,在村广场、街口悬挂横幅10条,张贴标语70张,发放《环境整治手册》100份;组织“环境整治大讲堂”7场,邀请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分享经验。
“党建+机制创新”,激发人居环境提升“红色动能”。实施积分制管理,激励约束并举。将垃圾分类、庭院美化、公共设施维护等纳入积分项目,村民可通过参与环境整治获得积分兑换生活用品。通过红黑榜公示,每季度评选“环境卫生示范户”和“脏乱差户”,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党建+全员冲锋”,奏响人居环境提升“红色战歌”。结合主题活动,以“千万工程重点村建设”为契机,打造活水社区、鹿池村“党建+人居环境”示范村,通过“以点带面”推动全镇环境整治。开展“党员示范庭院”“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标杆,引导村民向先进学习。此外,整合“千万工程”互助工作队、保洁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对群众在人居环境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全面排查,每周二实地带领辖区农户打扫卧室厨房、前屋后院,对路面河道进行清扫清理,引导人们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党建+”模式以组织引领为“根”,以宣传动员为“叶”,以机制创新为“干”,以全员冲锋为“花”,构建起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的完整体系。未来,巴山镇将进一步深化“党建+”内涵,推动党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农村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