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乡镇动态

观音镇:锚定全会精神抓落实 清单化推进守牢底线

镇巴县十六届九次全会召开后,观音镇迅速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立足镇内实际,以“牢牢稳发展守底线”为核心,通过清单化管理、靶向性治理、特色化赋能,统筹推进重点工作落地见效。

以“五项责任清单”为抓手,锚定发展核心任务。观音镇将全会“强基固本、守牢底线”要求融入日常工作,制定并推进“五项责任清单”,确保重点工作不偏航、不走样。

移风易俗树新风:14个村(社区)重新修订村规民约、“文明家庭”评选、“积分制”兑换、典型案例宣传等方式,破除陈规陋习,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涵养文明乡风;化债工作稳根基:结合本镇实际,建立债务台账,细化化解方案,严控新增债务,通过盘活集体资产、争取政策支持等途径,稳步化解基层债务风险,保障经济健康运行;维稳工作筑防线: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建立“镇—村—组”三级网络,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劳资争议等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人居环境焕新颜: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聚焦垃圾清运、污水治理、村容美化,动员群众参与庭院改造,打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困难群众有保障:建立困难群众动态台账,落实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政策,开展“一对一”帮扶,切实兜牢民生底线,让全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到实处。

以“五个处理重点”为突破,破解治理关键难题。针对镇内治理中的突出问题,观音镇精准锁定“五个处理重点”,靶向发力、逐一破解,为发展扫清障碍。

严打违法乱象:联合派出所、司法所开展专项行动,严厉整治酒驾、醉驾、赌博等违法行为,通过以案释法、警示教育,净化社会风气;规范资金管理:加强大修基金、异地搬迁款收缴及监管,建立资金使用公示制度,确保每一笔资金专款专用、合规透明,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强化“三资”监管:完善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管理机制,开展“三资”清理核查,规范交易流程,防止集体资产流失,激发农村集体经济活力;消除住房隐患:全面排查辖区危房,建立“一户一档”,分类推进修缮加固或拆除重建,确保群众住房安全,守住安全发展底线;整治滥办酒席:全镇“一盘棋”,由主要领导主抓,专门成立镇村干部劝导小组,负责对违规办酒行为进行监督和劝导。镇村干部、党员带头承诺,不参与并制止“无事酒”操办行为,减轻群众人情负担,推动乡风民风持续向好。

以“四色行动+集镇治理”为载体,提升环境与服务品质。围绕全会“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镇功能”部署,观音镇从重点区域整治和集镇精细化管理入手,擦亮镇域“颜值”与“气质”。

“四色行动”扮靓生态:聚焦已铺油路的楮河村、即将铺油路沿线的星子河村、大市川村、马家营村四个村开展集中环境整治,清理河道垃圾、整治乱搭乱建、美化沿线景观,打造生态宜居的示范带;集镇治理提效能:针对观音集镇“乱停乱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科学划定机动车停车位156个,非机动车停车位48个,规范车辆停放秩序;同时优化集镇卫生保洁、商户经营管理,提升集镇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让群众生活更便利。

以“文化赋能+过紧日子”为支撑,激活发展内生动力。观音镇将文化传承与勤俭办事相结合,既厚植文化底蕴,又夯实发展基础,为镇域发展注入“双动力”。

文化赋能添活力:深挖本土文化资源,传承唢呐、镇巴民歌等非遗文化,通过“月月喜相逢、校园传承、景区融入”等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同时推进观云山“茶旅融合”项目,将文化体验与生态旅游结合,打造特色文旅品牌,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过紧日子强保障:严格落实“镇村过紧日子”要求,严控非必要支出,优化资金使用效率,将有限资源向民生保障、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倾斜,以勤俭节约的作风为镇域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下一步,观音镇将持续以县委十六届九次全会精神为指引,紧扣“稳发展、守底线”目标,以更实的举措、更严的作风推进各项工作,确保全会部署在观音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镇巴县高质量发展贡献“观音力量”。